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中国周边海洋问题、各国防空识别区规则。
学术专著:
《美国防空识别区的历史和法理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20年。
《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政府决策研究(1894—1904)》,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
学术论文:
1.《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基础、挑战和路径》,载《南海学刊》,2024年第1期。
2.《欧洲及西亚北非的防空识别区实践与法理辨析》,载《军事法治》,2023年第5期。
3.《中美台海空中博弈:潜在冲突与危机管控》,载《闽台关系研究》,2023年第3期。
4.《拉美国家防空识别区的现行实践及其借鉴》,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年第5期。
5.《东南亚国家防空识别区现行特点与法理辨析》,载《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4期。
6.《论韩国防空识别区实践的法理瑕疵》,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23年第4期。
7.《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的海上封锁“规则”》,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3期。
8.《美国防空识别区的设立、运行实践与基本逻辑》,载《美国研究》,2023年第2期。
9.《论防空识别区的实践与习惯国际法规则》,载《海洋法律与政策》,2022年第5期。
10.《中美台海博弈的风险变数和危机管控》,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年第3期。
11.《印度洋国家防空识别区现行特点与法理辨析》,载《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4期。
12.《论美国有关防空识别区立场的法理缺陷》,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2期。
13.《论西方有关南海防空识别区议题的炒作和误导——技术瑕疵与法律事实》,载《太平洋学报》,2020年第12期。
14.《美国防空识别区的制度演变、运行特点与启示》,载《国际战略研究》,2018年第3期。
15.《美国的钓鱼岛政策与策略、动因与前景》,载《国际战略研究》,2017年第3期。
16.《南海争端司法化中的美国因素》,载《当代世界》,2015年第8期。
17.《中美防空识别区规则是否存在分歧》,载《当代亚太》,2014年第2期。
18.《南海争端与国际仲裁:菲律宾之妄诉》,载《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
19.《论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权战略》,载《俄罗斯研究》,2013年第2期。
时评文章:
1.《中俄联合空中巡航并不针对第三方》,载《世界知识》,2024年第2期。
2.《美国务院网站悄然修改涉台问题表述》,载《世界知识》,2022年第12期。
3.《中美在台海空中博弈的是是非非》,载《世界知识》,2021年第10期。
4.《外界无须忧心南海防空识别区》,载“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2020年7月1日。
5.《南海渔业管理合作:挑战与机遇》,载“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2019年8月27日。
6.“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the RAND ADIZ report: technical flaws lead to strategic misunderstanding,”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March 12, 2018.
7.《国际仲裁无益南海争端解决》,载《大公报》,2016年7月21日。
8.《中国不会因裁决改变南海传统海疆主张》,载《光明日报》,2016年7月6日。
9.《美军机“误入”中国岛礁邻近空域意欲何为?》,载《大公报》,2015年12月24日。
10.《中韩海域划界谈判为东亚树立典范》,载《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2日。
11.《南海仲裁案,菲律宾在滥用程序》,载《环球时报》,2015年7月8日。
12.《“不接受,不参与”——中国应对菲律宾之妄诉的战略选择》,载《国防参考》,2014年第12期。
13.《菲律宾“告洋状”胜算几何》,载《时事报告》,2014年07期。
14.“Cease provocative activities in Chinese waters,” China Daily, May 16, 2014.
15.《越南应小心警惕美日等国挑拨中越关系》,载《南华早报》,2014年5月16日。
16.“A Sea of False Accusations,” Beijing Review, April 21, 2014.
17.《菲律宾在国际对华大打悲情牌 并非楚楚可怜弱者》,载《环球时报》,2014年4月3日。
18.《为何仲裁法庭对“菲律宾诉中国案”不具管辖权》,载《东方早报》,201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