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研究概览

| 作者: 李琰 王晨星 | 时间: 2021-09-18 | 责编:
字号:

  【内容摘要】上合组织成立20年来,俄罗斯与中亚成员国学界从多学科、多维度对上合组织展开追踪研究,保持了较高水平、成果丰硕的学术产出,对本组织发展发挥了助推力的作用。本文以国际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采取文献计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归纳上合组织研究的特点,把握研究动态和前沿,梳理国际学界对上合组织历史、定位、扩员等重大问题的主流观点和对组织未来发展的前瞻与思考,以期为我国学界推进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合组织; 俄罗斯; 中亚; 地区安全; 文献计量学
 
  成立20年来,随着上合组织发展不断深化,从上海五国为机制平台的安全单轮驱动,发展成以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为合作支柱的“四轮驱动”,上合组织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地域覆盖面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此进程中,学术研究一直发挥着助推力的作用。尤其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学界始终对上合组织保持较高的学术研究热情,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多学科角度,对上合组织进行深度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为中国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对上合组织的认知和政策准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以国际权威文献数据库为样本基础,进行定量分析,试图抽丝剥茧、返璞归真,从文献分析角度,对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学界的上合组织研究做一检阅。与此同时,本文还将梳理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学界对上合组织研究的主流观点,从一个侧面来探究国际学界对上合组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我国学界在下一阶段推进上合组织研究做一参考。
一、国际文献数据库中上合组织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鉴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语言特点及美西方对上合组织的特殊关注,因此对上合组织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三种语言上,即汉语、英语和俄语。俄语文献的主要产出国是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的学者。
  上合组织研究相关的俄语文献来源种类繁多,本文选取了eLibrary数据库作为主要来源。eLibrary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俄语文献数据库之一,现收录文献超过3570万篇(含少量俄语外的外语文献),能够反映俄语地区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分别以“ШОС”和 “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作为检索词,划定2001年—2020年为文献发表时间,在题目、摘要和关键词中开展搜索,手动去重并删除无关文献(与化学学科中造渣混合物一词шлакообразующая смесь的缩略语ШОС相关的文献)后,共得到有效文献3501篇。其中论文集和专著129部,期刊论文2310篇,学位论文56篇,共涉及作者3882人。
  在eLibrary数据库收录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中,绝大多数是俄罗斯的科研单位,发文总量最多的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284篇;发文超过百篇的机构还有俄罗斯友谊大学、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和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来自其他国家发文较多的学术机构依次有塔吉克国立大学、吉尔吉斯斯坦茹苏普·巴拉萨金民族大学和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发文数量前三位的作者分别是卢贾宁(Лузянин С.Г.)著有66篇,莫洛佐夫(Морозов Ю. В.)有54篇和萨弗洛诺娃(Сафронова Е. И.)有40篇。

 

图1 eLibrary数据库上合组织研究的发文机构前20排名(2001-2020)
  文献所属的学科依照eLibrary数据库的分类标准。如图2所示,上合组织研究的相关文献涵盖的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前五位分别是政治学(40.64%),经济学(24.31%),法学(11.5%),历史学(4.67%)以及国别和区域研究(4.55%),说明大部分俄语区研究者更多着眼本组织的政治功能开展研究,其次是经济功能,再次是国家与国际组织有关的法律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图2  俄文上合组织研究文献数量前20位学科分布图(2001-2020)
  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作者对上合组织研究的主题偏好分布。将同义的俄语词和英语词合并计数后统计词频,词频最高的国家名依次是中国(803次)、俄罗斯(783次)、美国(215次)、印度(148次)和阿富汗(146次),由此可见域外力量对本组织研究有极大的影响力。除去组织名称和国家名外,出现频率超过300次的词语还有中亚、金砖国家、安全和一体化。其中,与汉语和英语作者不同的一点是,运用一体化理论进行上合组织的相关研究备受俄语地区研究人员青睐。

图3 俄文上合组织研究文献关键词词云图(2001-2020)
  如图4所示,俄语地区的专家学者对上合组织的研究也随着组织自身的发展历经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组织成立后的十年,相关学术产出数量缓慢爬升,除中俄外,安全、集安组织、美国和北约是这段时间文献关键词的高频词;第二阶段为2010年到2014年,文献数量保持在年均150篇左右的水平;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2017年,上合组织研究迎来一波井喷式增长后回落,印度成为观察员国后,其讨论度比上一阶段翻倍;第四阶段是2017年至今,文献量在2019年达到一波小高峰。抓取НАТО(北约)和ИНТЕГРАЦИЯ(一体化)两个词作对比分析,在2010—2014年两者词频相近,但在2015—2020年一体化的词频已超越了北约一倍,从中可以初步窥探出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力从域外向域内转移的趋势。
 
图4 2001年至2020年发文数量变化
  将上合组织研究与独联体国家所参与的其他地区合作机制研究进行横向比较,以相同的检索条件分别在同一数据库里输入ЕАЭС(欧亚经济联盟)和БРИКС(金砖国家)两个检索词,各得到14252篇和4680篇文献。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俄语地区学者对上合组织的研究热情相对其他国际组织较低:相关文献在数量上不及欧亚经济联盟的四分之一,相关学术产出的H指数也略低于欧亚经济联盟和金砖国家。
二、俄罗斯与中亚成员国学界对上合组织认知的主流观点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上合组织成立至今,基本实现了其宪章文件中提出的诸多目标和任务,包括确保安全,打击“三股势力”和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和威胁,并在成员国间的经济、人文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对上合组织历史和定位问题的认知
  俄罗斯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上合组织是俄罗斯周边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其倡导的大欧亚伙伴关系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界定上合组织的问题上,俄罗斯学者普遍认为,上合组织应该发展成区域内国家进行政治、外交及安全对话的平台,而不一定要建成具有严密组织机制的国际组织。比如2020年11月26日,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国际研讨会上,博尔达切夫(Т.В.Бордачёв)指出,上合组织应该更好发挥其对话平台作用,严格的机制化建设对上合组织而言并不重要。
  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教授、上合组织第三任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Иманалиев М.С.)指出,上合组织的成立是凝聚中、俄和中亚各国领导人政治意愿的首次重要经验,是上述国家边界问题得到和平解决的背景下,加快合作进程的必然结果。他也承认,上合组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创始国缺乏国际组织运作的相关经验,而成员国又对本组织的非一体化定位、经贸合作的战略设计和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路径等问题有所分歧,故而组织成立伊始曾经出现了一些无法预见的组织、后勤、功能失调的漏洞和问题。
  哈萨克斯坦知名学者阿·阿姆列巴耶夫(А.Амлебаев)高度肯定了上合组织在国家独立后的国际地位建立和边界勘定上发挥的作用,认为上合模式为中亚国家与中国发展双边关系奠定了基础,也是哈首倡的亚信会议的组织基础。现在,上合组织已经从一个解决边界问题的机制发展成应对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权威多边组织。他也指出,现在组织在经济合作方面成效有限,相关国家更倾向于在双边层面上实施基础设施等具体经济项目,上合自贸区、上合开发银行、能源联合体等倡议因缺乏政治共识而久久不能落地。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与地区间研究所前副所长巴蒂尔·图尔松诺夫(Батыр Турсунов)指出,上合组织已成为地区和全球安全、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合组织对周边国家与其他国际组织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就是证明。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的持续增长,上合组织应坚决遵守“开放性”、“不结盟”和“协商一致”原则,才能避免发生内部争端和分歧,进而影响组织的效率。同时,乌兹别克斯坦不同意把经济一体化纳入上合的议程,乌曾于2015年担任主席国期间拒绝了其他成员国提出的建议上合自贸区的倡议。乌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尤·库特比特季诺夫(Ю.Кутбиддинов)认为,上合组织既不是军事集团、经济或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也不是随意向其他国家开放的论坛或定期会议机制,而是涵盖了多层次协商机制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塔吉克青年学者拉西莫夫(Рахимов К.Х.)通过对上合组织历年来进行的反恐演习进行分析,认为上合作为一个集体安全国际组织已形成定期军演的体系,军事合作存在机制化特点,但没有负责军事规划与管理的专门机构。
  (二)对上合组织扩员问题的认知
  随着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上合组织完成了首次扩员。关于扩员的深层原因和后续影响迅速成为上合组织俄语研究圈里讨论的焦点。
  俄罗斯是上合组织扩员的主要推动方。俄罗斯对上合组织扩员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上合组织原副秘书长、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科纳洛夫斯基(М.А. Конаровский)从机遇与挑战两个方面,对上合组织扩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从机遇来看,一是上合组织扩员有利于多极化力量的增长;二是可以“拉住”印度和巴基斯坦,使其不倒向美国;三是有利于加强中亚与南亚的经济联系。所谓挑战,主要有:一是上合组织决策机制和流程将会面临复杂化风险;二是上合组织内部将出现新的“利益集团”,阻碍上合组织的立场统一化构建。
  中亚成员国学界还存在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小国思维”,中、俄、印三个大国在该地区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中亚各国施展多元外交的手段,谋求更多资源和机会。吉尔吉斯学者伊马纳利耶夫指出,上合组织使得中俄两国在中亚的存在达成某种非竞争性的均势平衡成为可能。随着近年来,这一平衡逐渐倒向中国,加速了上合组织扩员机制的激活。印度的加入可能形成新的 “力量和利益平衡”,并且为组织注入新的活力,而近年来欧亚空间内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也成为印巴加入的催化剂。也有观点认为,接纳印巴这两个怀有宿怨的核大国加入并不符合中亚各国的利益,借此发展中亚与南亚经济合作的前景也渺茫。
  印巴加入后,上合组织的体量和国际影响力更上一层楼,无疑给成员国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众学者也意识到扩员后带来的决策机制弱化问题。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学者鲁•伊西莫夫(Р. Изимов)认为,扩员让聚焦中亚的上合组织逐渐转向南亚,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组织的区域定位。中国、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利益难以协调,印巴的加入要求组织的经济合作平台必须更新换代。伊马纳利耶夫也强调,扩员后的上合组织需要全面性和机构性的改革,并将调解印巴和地区之间的疑难问题纳入组织议程。
  (三)对上合组织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认知
  作为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之一,阿富汗问题始终是本组织在安全领域关注的重心,但“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的工作一度停滞,2017年后才恢复。学者们均意识到部分成员国相继推出自己的阿富汗调解方案和平台,他们各行其是,缺乏互相的协调补充,正在对上合组织有效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产生消极影响。
  在俄罗斯看来,上合组织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确保中亚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其中包括上合组织——阿富汗对话机制。2019年12月,俄罗斯驻上合组织特别代表哈基莫夫(Б.Хакимов)提出,并不反对阿富汗加入上合组织,成为正式成员国。
  哈学者鲁•伊西莫夫指出,中国倾向通过其2016年起推动的“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四方安全保障机制来参与阿富汗问题的调解,特别是加强了与塔吉克斯坦在阿塔边境地区的军事合作。目前该机制仅涉及与中国公民相关的安全问题,以及极端组织相关的团伙。此外,中巴还计划将阿富汗纳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而俄罗斯更多希望挖掘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潜力解决阿富汗问题,加强与塔、吉之间的军事合作,特别是阿塔边境的防卫能力,阻止恐怖势力在上合地区渗透。由俄推动的“莫斯科和平进程”遭到西方国家抵制,前景并不乐观。
  中亚国家中,与阿接壤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有各自的考量。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更加活跃,一方面,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上台后,在塔什干等地举办了数场高级别国际会议商讨阿富汗问题,并邀请了美国和欧盟等域外玩家参会,同时加强通过中亚国家首脑峰会等平台协商阿富汗问题;另一方面,乌方号召上合组织成员参与建设“马扎里沙里夫—喀布尔—白沙瓦”铁路项目,帮助阿社会经济重建。塔吉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中心的学者哈·拉赫那莫(Х.Рахнамо)指出,鉴于阿富汗复杂的军事政治形势,有必要提高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和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的工作效率,期待其他成员国协助塔吉克斯坦加强对塔阿边境的管控。
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学者对上合组织发展前景展望与建议
  在对上合组织各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俄罗斯与中亚成员国学界对组织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与预测,提出了各自的倡议和方案。研究者们积极参与组织议程的制定,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智囊团队携手其他成员国的主要智库一道,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论坛”等多边学术交流机制,直接向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以及元首理事会建言献策,为本组织发展贡献智慧。
  尽管伊朗、蒙古等国加入上合组织的讨论声音不断,但学者普遍认为,在完全接纳吸收好印巴这两个新成员之前,上合组织近期再度扩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望向外拓展合作空间,深化与东盟、欧盟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俄罗斯学者苏斯洛夫指出,上合组织有条件成为大欧亚国际秩序的基础,目前只有这个地区不存在所谓的“霸权”。
  伊马纳利耶夫认为,当前本组织仍是一个国际会议型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抗危机能力,建立并不断加强协调一致的自我发展机制,在综合战略方针制定和项目落实上不断适应迅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各国学者都意识到,有必要在新冠疫情危机背景下,就共同应对这一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威胁达成共识并制定统一战略,守望相助。
  尤·库特比特季诺夫强调了在经济合作上灵活运用协商一致原则。他认为,协商一致原则赋予了所有成员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地位,但这不影响部分成员国绕开其他不感兴趣的成员国,共同实施一些经济合作项目。他预测,组织近期的优先合作事项更多取决于中、俄、印这些大国,他们会利用上合组织布局本国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
  各国专家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希望上合组织能优先落实本国的倡议:哈萨克斯坦主张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建立共同的项目融资机制和科技资源整合机制;乌兹别克斯坦对发展地区交通走廊的兴趣更多;塔吉克斯坦积极推动在杜尚别建立上合组织禁毒中心;吉尔吉斯斯坦提议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总部设在比什凯克。
四、小结
  总体看,俄罗斯及中亚成员国学界对上合组织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特点:一是全面性。俄罗斯与中亚成员国学界不仅关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地区安全合作,还聚焦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合作。二是动态性。俄罗斯与中亚成员国学界的研究是随着上合组织发展重点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在上合组织成立初期,该区域学界把目光更多投向安全合作,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近几年,该区域学界把研究侧重点转移到了跨地区协同发展等前沿问题上。三是政策性。该区域学界对上合组织研究的落脚点是如何利用好上合组织的平台优势,拓展本国国家利益空间,为本国及本地区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思考。
  鉴此,我国学界在下一阶段对上合组织的研究应该把握以下着力点:一是保持现有研究态势和研究布局,继续深挖研究潜力;二是针对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学界的研究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学术对话的频次和质量;三是我国学界应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完善上合组织研究的理论框架,努力占据上合组织研究的理论制高点,强化对国际上合组织研究的理论话语权引导。
 
  (李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晨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原文载于《上海合作组织20年:成就和经验》,世界知识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