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历史问题的韩日首脑会晤
李在明担任在野党领袖期间曾激烈抨击时任总统尹锡悦的对日政策,日本舆论普遍担心其“反日”倾向会影响日韩关系。但实际上,李在明从竞选阶段起就强调日本是韩国的重要伙伴,未在历史问题上过多“纠缠”。李在明此行更是打破韩国总统上任后首访美国的惯例,将日本作为双边出访的第一站。
李在明先访日后访美的安排说明,来自特朗普的敲打使两国不得不加强沟通。韩日既是对美贸易顺差大国,也是美国主要的投资来源国。美国在两国均拥有庞大驻军,且特朗普认为日韩没有承担足够的美军驻扎费用。这些共性使韩日两国在对美关税谈判和防卫费分担等问题上面临相似境遇。李在明缺少同美国打交道的经验,先行访问日本也有“取经”之意。同时,在韩方看来,韩日会谈先取得积极成果有助于缓解美国对美日韩合作前景的担忧,可以起到“讨好”特朗普的作用。
8月23日,李在明与石破茂在会晤后共同发表联合新闻公报,这是17年来韩日领导人首次以联合公报形式公布会谈成果。双方突出强调了面向未来的合作,决定在氢能源、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深化协作,寻求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效应。同时,针对低生育率、老龄化和首都圈人口过度集中等共同社会难题,双方商定设立政策协商机制,分享经验、共谋对策。作为双方最大的争议点,历史问题被相对淡化处理,日方仅表示将继承包括1998年《日韩共同宣言》在内的历届内阁对历史问题的立场。
氛围友好但成果寥寥的韩美首脑会晤
由于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在公开会晤中“刁难”外国首脑,韩方对李在明的美国之行颇为担忧。李在明抵美之前,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称韩国发生“肃清”和“革命”,又提起驻韩美军基地遭韩方特检搜查之事,更使韩方紧张不已。但在两人见面后,会谈是朝着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李在明向特朗普发起“赞美攻势”,称其为“和平缔造者”,表示只有特朗普能够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会谈中甚至出现了“在朝鲜建造特朗普大厦并在那里打高尔夫球”“同乘一架专机访华”等半开玩笑式的戏剧性内容。从氛围来看,李在明的美国之行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
然而,除了两国首脑初步建立良好关系外,此次会晤并没有达成实际成果。为了避免会晤中出现不可控的“麻烦”,韩美对经贸、国防、同盟现代化等敏感问题采取了暂时回避的态度。这意味着,美国在后续工作层谈判中仍会随时抛出“账单”,要求韩国提升对同盟的贡献。除了关税问题,两国在驻韩美军角色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在抵达美国之前,李在明明确表示韩方不能轻易同意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而在会晤中,特朗普不合时宜地索要驻韩美军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使韩方感到莫名其妙。由于在具体问题上难达成一致,此次首脑会晤最终没能达成书面协议。韩美两国专家普遍认为,这仅是漫长而艰难的后续协商的开端。
“实用主义”外交面临挑战
此次日美之行被视作李在明“实用主义”外交的第一次大考。韩国舆论大体上认为,李在明在此次出访中施展务实灵活的策略,整个过程未出现突发事态和“杂音”,已实属不易。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李在明的“实用主义”超过了应有限度,甚至违背了韩国进步阵营的传统外交路线。尤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李在明放弃前总统文在寅主张的“驾驶员”角色,甘愿担当协助特朗普的“配速员”。其对特朗普的过度“恭维”也引起韩国部分民众的不适。据韩国主流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调查,53.1%的受访者认为此次韩美首脑会晤值得肯定,但也有41.5%的人持否定观点,这反映出韩国民众的矛盾态度。
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主张构建基于韩国利益的“战略清晰”取代文在寅时期的“战略模糊”,通过明确自身利益和行为边界,换取大国对韩战略意图的尊重,从而在夹缝中创造出最大的自主空间。但在复杂的国际格局中,有效践行上述构想绝非易事,而且很容易重回左右逢源、瞻前顾后的老路。
除了基于国家利益的“实用主义”,“以韩美同盟为基础”同样是李在明政府反复强调的外交原则,但两者间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据韩国银行预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将使韩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下挫0.45%和0.6%。韩美首脑会晤四天后,美国商务部便宣布撤销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工厂使用美国设备的豁免。这意味着两家芯片巨头的在华经营将会受到冲击,甚至影响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地位。美国正在实实在在地成为韩国利益的侵害者,韩美同盟与李在明“实用主义”外交的隔阂只会越来越大。
在拜登和尹锡悦执政期间,美韩关系和美日韩合作一定程度上由价值观因素推动。尹锡悦将日本视为“价值观伙伴”,将韩美同盟视为“价值观同盟”,强调韩美之间绝非“利尽则散”的关系。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模糊盟友与非盟友的界线,任何国家都被视为交易对象。李在明上台终结了尹锡悦的“价值观外交”,而石破茂的外交风格同样偏于务实。上述因素叠加,使美日韩关系基本排除了价值观因素。
在价值观影响弱化的情况下,美日韩关系依然表现出稳定性,这得益于拜登政府时期三边合作积累的机制化动能和政策惯性。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特朗普认为美日韩合作可以作为“遏华工具”来使用,不愿完全推翻前任的外交成果。韩日两国则由于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依赖,倾向于牺牲部分国家利益去迎合美国的要求,维持三国间的利益捆绑。然而,随着美日韩关系转化为赤裸裸的利益计算,美国的单方面施压恐难奏效,而韩日两国也会遭遇讨价还价筹码枯竭和国内民意转向的问题,三边合作的未来发展将会困难重重。
(作者李旻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文载《世界知识》202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