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20多国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了峰会,奏响上合组织国家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峰会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不仅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还助力上合组织实现转型升级。
首先,就当前国际局势发出“上合声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当前,地缘政治对抗加剧,区域战争多点燃起,“逆全球化”思潮加速回流,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对全球及上合地区的安全稳定构成威胁。上合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致力于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在促进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峰会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和《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呼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行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上合组织以实际行动表明,站在历史正确和公平正义一边,推动国际体系多极化的坚定信心。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成立24年来,上合组织在参与区域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关键助力。
其次,完善战略规划和机制建设,加快组织改革进程。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定本组织未来10年战略规划。此次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指出,这一纲领性文件为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定下了基调、明确了方向。二是持续健全组织各项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峰会上,成员国领导人宣布成立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其信息安全中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以及上合组织禁毒中心,共同见证“四个安全中心”揭牌落地。此外,各方决定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破解投融资难题。三是不断整合、优化组织运行机制。峰会决定将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合并为统一的“上合组织伙伴”,推动组织架构更优化、合作更紧密、运行更高效。
最后,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持组织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上合组织保持强大韧性的关键在于,成员国切实享受了组织带来的红利。随着“朋友圈”持续扩容,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望进一步拓展,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的势头也将更加强劲。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中方推动制定了关于促进经贸、能源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6项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出“新质生产力+贸易投资+产业链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为赋能成员国发展,做实做强上合组织提供重要抓手。此外,中方还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今年年内为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等。
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从提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到“新五观”“四个典范”“四个共同体”“五个共同家园”,中国对上合组织的丰富实践持续进行理论概括和创新,不断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利用自身优势,与其他成员国在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推动区域和平与繁荣,促进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中国还凭借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上合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将组织打造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增强战略自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彰显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强烈意愿,同时也标志着上合组织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组织内部改革和对外合作网络建设加速推进,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幅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合组织展现出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正逐步从区域性合作机制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边平台跃升。随着战略规划的逐步落实和合作机制的持续优化,上合组织在应对安全挑战、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将愈发突出。
(李莹莹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原文载中国网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