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来龙去脉及三大争议

| 作者: 姚泽宇 | 时间: 2025-04-22 | 责编:
字号:

  2025年3月24日,日本防卫省新设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负责一体化指挥陆海空自卫队及与驻日美军的对接协调,标志着日本自卫队指挥体系的重大变革。日本设立该机构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打破陆海空自卫队各部队及网络、太空部队间的调度屏障,完善跨领域联合作战机制,增强部队快速反应与机动部署能力;二是行使“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决策权,推动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全方位“由守转攻”;三是谋求推进日美作战体系融合运行,增强日美同盟威慑力和互操作性。

  一、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的历史沿革

  为实现陆海空自卫队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作战力量的一体联动,长期以来,日本持续推进作战指挥体系的迭代升级,大致经历了三个动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陆海空自卫队独立负责各自部队运用

  1954年7月,日本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编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并新设航空自卫队;设立防卫厅,作为统领陆海空自卫队的行政机关。为促进自卫队的综合高效运营,防卫厅内设立统合幕僚会议,成员包括统合幕僚会议议长以及陆上、海上、航空幕僚长。然而,议长仅负责总管统合幕僚会议的会务工作,实际权限并不大,对各自卫队幕僚长没有任何指挥控制权。陆上、海上、航空幕僚长分管各自自卫队部队的指挥监督和日常管理,独立执行防卫厅长官的命令。此外,三大幕僚长各自开展对防卫厅长官的辅佐工作,只在必要时通过统合幕僚会议进行协调。因此,这一阶段的陆海空自卫队部队运用呈现出高度独立化、分散化的态势。

  第二阶段:从独立运用到联合运用的第一次转型升级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在此背景下,日本主张升级自卫队指挥控制框架,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外部安全环境。2002年4月起,日本开始将“陆海空自卫队的联合运用转型”提上议程。2004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2005至2009年度)”强调完善部队联合运用体系的必要性。2005年7月,日本修改《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一方面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另一方面废除统合幕僚会议,新设统合幕僚监部,并规定陆上、海上、航空幕僚监部将部队运用权限及对防卫大臣的辅佐权移交至统合幕僚监部,将情报职能集中至情报本部。2006年统合幕僚监部正式成立,日本首个统一指挥调度陆海空自卫队的组织由此诞生。此后,日本多次组建临时性联合任务部队,用于应对朝鲜射导、地震灾害、撤侨等突发状况。

  第三阶段:新设统合作战司令部以实现二次升级

  近年来,在日本提速“军事大国化”进程及强化“联美制华”政策倾向的背景下,日本自卫队指挥体系再次迎来重大改革。日本政府声称,现行指挥体系的弊端开始显现,一是临时组建任务部队的做法难以确保灵活、迅速的作战态势,二是统合幕僚长需兼顾辅佐防卫大臣和指挥部队两项工作,业务繁重,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负责部队指挥的机构,搭建从平时到战时各阶段无缝衔接的跨领域联合作战体系。2022年底日本政府出台新“安保三文件”,首次正式提出创设“统合司令部”的构想。2024年5月,日本参议院通过《防卫省设置法修正案》,批准设立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25年3月24日,该司令部正式成立,初始编制为240人,由统合幕僚副长南云宪一郎担任首任司令官。

  二、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引发的三大争议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邻国造成深重灾难和难以抹去的伤痛。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在这一敏感节点设立以战争为目的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势必引起亚洲邻国高度警惕和强烈担忧,深刻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在日本国内亦掀起不小波澜,日本各界围绕该机构的批判声四起,争议不断。

  一是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构成违宪,严重背离“专守防卫”原则。1947年5月《日本国宪法》(又称“和平宪法”)生效,其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保持战力、否认交战权。1954年日本自卫队一经成立,其与宪法九条的关系就饱受质疑。为平息日本民间此起彼伏的“自卫队违宪”声音,日本政府辩称“宪法九条不否认自卫权,日本保持以自卫为目的的必要最小限度的实力并不违宪”,以此赋予自卫队“合法性”。此后,日本逐步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解禁集体自卫权、扩大自卫队海外军事活动范围、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在背离和平宪法精神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日本新“安保三文件”解禁先发制人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构成日本防卫安全政策“由守转攻”的决定性转捩点。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在行使“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方面将发挥“司令塔”作用,是日本强化进攻性军事力量的关键依托。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表示,日本宪法否定战争行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是“违宪组织”。多家日媒批驳该机构彻底架空和平宪法,颠覆战后日本的“专守防卫”政策。

  二是日美提速“军事一体化”,破坏日本自卫队指挥权独立性。美方计划扩大驻日美军司令部权限并设置“联合作战司令部”,作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对口机构。2024年4月,日美首脑举行会谈,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提及双方将升级各自指挥控制框架,实现作战层面深度协同。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宣称这是自日美同盟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升级。2025年3月,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访日时宣布驻日美军已启动“联合作战司令部”设立程序。日本分析人士预测,日美此举意在推动双方作战指挥体系融合,最终目标是成立“日美联合司令部”,届时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将沦为美军指挥下的作战司令部。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指出,美军印太司令部考虑将日本纳入美“综合防空反导防御”(IAMD)计划,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公然将美韩联合军司令部称作日美同盟发展的“范本”,未来不排除日本自卫队被彻底置于美军指挥之下的可能。日本《朝日新闻》亦指出,日本从情报获取到技术支撑,从作战指挥到作战分工都深度依赖美国,日美强化军事协同或对日本自卫队指挥权独立性构成严峻挑战。

  三是“被卷入”和“被抛弃”的日美同盟困境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日本国内不少声音忧虑日美协同指挥将加速日美同盟沦为美军“工具”,加大日本被卷入美国战争的风险。日本前防卫省高官柳泽协二指出,日本自卫队难保指挥权独立性的情形下,在情报和装备上享有绝对优势的美军将给日本分配进攻对象,将日本拖入战争。另一方面,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在经贸层面挥舞关税大棒,迫使日本屈从“美国优先”;在安全层面再次抛出“日美安保条约不公平论”,使日本政府如坐针毡。为确保美国对日协防承诺可信度,日本政府迫切推动双方军事捆绑,以缓解“被抛弃”的不安和焦虑。日本政府与民间围绕日美“军事一体化”存在尖锐分歧,近期日本国内又掀起一波舆论浪潮。近日,美军决定在日本东京六本木的驻日美军设施“赤坂新闻中心”内设立新部门,负责与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日常联络协调,导致民怨沸腾。当地民众担忧一旦亚太地区爆发冲突,该地将首当其冲,沦为军事打击目标。当地市民团体举行抗议集会,严批日美推进“军事一体化”加速日本迈向“战争国家”的步伐。

  (作者姚泽宇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文载“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2025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