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10+1领导人会议的一大亮点是,李强总理同东盟领导人共同宣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这表明双方坚定不移地维护基于规则的贸易环境,致力于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深化经济一体化与务实合作,加快疫情后经济复苏。相信升级后的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拓展中国与东盟在新兴领域的互利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助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在社评中指出,东盟和中国加强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之举,不应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为此,东盟必须坚持推进经贸合作这一宗旨,对外加强和对话伙伴的合作,对内加强一体化进程。
中国与东盟都主张加强合作。近年来,东盟战略自主性不断增强,在推进地区各国间对话合作、抵制集团政治、反对“脱钩断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美国的拉拢以及大国博弈的加剧,东盟明确拒绝选边站队,也反对美国打压遏制中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印尼在2023年东盟峰会开幕式中就特别强调,东盟一致同意不会成为任何国家的“代理人”,东盟将与所有国家进行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此次东盟峰会前,针对日本首相石破茂多次鼓吹打造所谓“亚洲版北约”,印尼《雅加达邮报》10月5日刊文予以“警告”,表示东盟对该构想不感兴趣。
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共同利益正在扩大,共同立场也在增多。双方都主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巩固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架构,摒弃二元对抗思维,以对话合作代替冲突对抗,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东盟也支持中国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的一系列倡议,双方正致力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未来,中国与东盟还将积极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同地区合作议程的对接,并加强多边舞台和全球治理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中国和东盟关系的高水平发展是亚太地区保持总体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中国—东盟将继续探索以亚洲方式解决亚洲问题的相处之道,携手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地区合作秩序,坚持做地区和全球和平安全的贡献者、发展繁荣的促进者、开放包容的维护者。
(作者杜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原文载中国网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