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是拉美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也是中拉整体合作机制的重要一环,更是中拉论坛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对接对象。今年初,第七届拉共体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巴西宣布重返拉共体成为本次会议最大亮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拉美一体化的重新启动,也意味着以中拉论坛为载体的中拉合作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与拉共体合作有历史必然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拉美国家深受其害。在此背景下,拉美一体化和发展峰会召开。会上拉美各国领导人呼吁联合自强,尽早建立拉共体。2010年,第21届里约集团峰会一致决定筹建涵盖所有拉美独立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定名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2011年,拉共体首次峰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在峰会上,拉美33个国家共同宣告拉共体正式成立。
拉共体的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现阶段西半球最大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拉共体是拉美历史上第一个涵盖所有拉美国家、且没有美国和加拿大参加的拉美地区组织,挑战了以美洲国家组织和美洲开发银行为抓手的泛美体系在拉美的主导地位。
中拉整体合作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与拉共体正式接触之前,中国就已经同一部分拉美次区域组织建立起了联系,如与安第斯共同体建立了政治磋商与合作机制,启动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对话联络小组、被接纳为太平洋联盟的观察员国、成为拉美一体化协会的首个亚洲观察员。但在当时,中拉整体合作水平不高,范围较小,影响有限,亟待寻找新的突破口。
中国和拉共体之间的合作有历史必然性。2008年,中国政府发布首份对拉美政策文件,表明了我国同拉美国家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意愿。拉共体的成立为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成立伊始就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12年,中国就推进中拉整体合作提出系列倡议。同年,中国同拉共体国家智利、委内瑞拉和古巴举行首次外长对话,商定把推动构建以中拉合作论坛为核心的中拉整体合作机制作为共同努力方向。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此大力推动下,中国和拉共体宣布成立中拉论坛。2015年第一届中拉论坛的召开标志中拉整体合作迈入常态化发展阶段。2016年中国发布了第二份对拉政策文件,文件明确将“整体合作”作为深入推进中拉合作的重要领域。迄今为止,中拉论坛已召开三届部长级会议。
中国和拉共体的合作是“时”与“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战略上的相互借重是中国和拉共体合作的内生逻辑。随着中国自身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南南合作在中国对外战略体系中的地位随之上升。本着“既节约外交资源又提高合作效率”的宗旨,中国加强了对新时期南南合作路径的开发。拉美国家是我国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区域合作的重要伙伴,因此成为我国外交积极开拓的“新边疆”和“中间地带”。对拉美国家而言,“中国机遇”和“太平洋意识”已经融入其对外战略当中。中国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上,也体现在中国作为资本输出大国的定位上。除此以外,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也符合拉美国家增强外交自主性、寻求外交多元化的战略需要。
中拉论坛为中拉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拉论坛成立不到十年,现已成为中拉整体合作的主渠道,是中拉全面合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自成立以来,中拉论坛的“四梁八柱”迅速搭建,论坛机制日臻完善。中拉论坛先后发布多份合作规划、宣言及特别声明,为中拉合作领航定向。作为第二届部长会议成果,中拉论坛网络秘书处和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有望成为中拉论坛的高效合作平台。第三届部长会议通过《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宣言》和《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两份成果文件,充分体现了中拉高水平政治互信和深化合作的积极意愿。中拉论坛框架下设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间友好、智库媒体、减贫与发展、数字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分论坛,以及分论坛下的各项活动,将合作规划的具体内容落到实处,提升了整体合作的能见度。更重要的是,中拉论坛有望发挥整体合作对双边合作的补充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中国和拉美各国及次区域关系发展的走深走实。
另一方面,中拉论坛对中拉合作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见证了中拉整体合作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历史进程。在中拉论坛的促进和带动下,中拉大大拓宽了交流渠道,极大地发掘了整体合作的潜力,双多边关系结构更加多元均衡。在政治外交层面,中拉高层互动频繁,战略互信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初,阿根廷和厄瓜多尔总统先后赴华参加冬奥会开幕式。10月,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成为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拉美国家元首。今年4月,巴西总统卢拉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9月,委内瑞拉正副总统数日内先后访华。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升级,目前已有22个国家与我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其中,苏里南、古巴、阿根廷等国已与中国商定具体规划,明确重点合作项目。与此同时,一个中国原则在拉美渐入人心。在短短六年时间里,就有五个原台湾的“邦交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领域,中拉合作“公约数”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认可与支持。在国际协作方面,阿根廷作为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顺利加入金砖大家庭,委内瑞拉也正式提出申请加入金砖机制。
作为中拉关系的“压舱石”,中拉经贸合作持续稳中向好。2021年,中拉贸易突破4500亿美元,2022年进一步增至4858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中国连续十年成为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对拉投资呈现积极势头,在拉投资领域日益多元化,并向清洁能源、信息通信、互联网、生物医疗等高端领域延伸。中拉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逐渐深入。人民币国际化正取得喜人成果。巴西和阿根廷决定对华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很有可能掀起拉美地区“去美元化”浪潮。此外,中拉在绿色转型、气候治理、治国理政以及共建“中拉健康丝绸之路”和“中拉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开,拉美国家更是成为我国进博会、服贸会的常驻嘉宾。
拉美一体化和中拉合作并行互促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中国和拉美国家共同建设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的初心从未改变。和传统的美拉关系、欧拉关系存在本质不同,中拉双方追求建立的是有别于传统合作模式的新型伙伴关系。去年召开的第九届美洲峰会表明,美国对拉美“合则用、不合则弃”的一贯做法已不再奏效,不久前落幕的欧拉峰会也暴露出欧洲和拉共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巨大的利益冲突。对比之下,中拉合作的本质是南南合作,双方合作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开放包容为特质,以共同发展为目标,顺应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符合地区国家共同利益。
展望未来,中拉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似的发展阶段和共同的身份认同使中拉合作具有高度一致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及拉美国家对彼此的定位进行了再度调整,双方深化合作的意愿空前强烈,中拉合作呈不可逆转之势。其次,随着拉美左翼“东山再起”,拉美一体化进程再度提速,拉共体的建设也进入加速轨道,这对于中拉合作无疑是利好消息。
然而,中拉合作仍然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由于拉共体只是拉美国家间的一般性政策协调机制,缺乏有效的政治领导和完善的制度设计,这意味着其在涉中拉重大事务合作和决议上的执行力难以得到保证。此外,中拉论坛的工作议程广泛,涉及议题众多,难免导致中拉合作陷入追求规模、忽视实效的误区。拉共体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尤其在关乎中拉合作关键问题上,集体行动和利益协调的难度不小。
鉴于此,未来的中拉合作要与时俱进,树立底线思维。当前,召开新一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的时机逐渐成熟,筹备中拉论坛首届首脑会议的各项条件也正在逐步完善。在下一阶段的中拉合作中,中国应对拉美国家的诉求给予充分关注,尽早出台第三份对拉政策文件。
(章婕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文载于《世界知识》202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