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美国政府高官亚洲“首秀”别有用意

| 作者: 孙文竹 | 时间: 2021-03-30 | 责编:
字号:

美国国务卿和防长近日造访亚洲多国,一方面是为了修复受损的盟友关系,另一方面也意在强化军事合作。不过,韩、印等国在对待美国政策宣示时均有所保留,在外交和具体安全问题上也与美国存在分歧。

3月中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相继访问日本、韩国、印度,并与日韩分别举行外长+防长“2+2”会议。

这一路线,与希拉里就任国务卿后的“首秀”行程颇为相似:20092月,希拉里造访韩国、日本、印尼和中国,用以宣示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转向。

12年后,新一届民主党政府再次早早来到亚洲,个中用意不言自明。

修复同盟关系

亚洲之行启程前,布林肯和奥斯汀为《华盛顿邮报》联名撰文,称“印太地区日益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中心”,美国将充分利用伙伴关系作为“力量倍增器”,通过与盟友密切合作共挺所谓的“印太秩序”。

在拜登政府看来,特朗普时期力推“美国优先”、动辄威胁“抛弃盟友”,其严重损害的同盟关系亟待修复。同盟既是美国不可或缺的外交资产,也是未来大国博弈中的独特优势。

3月上旬,布林肯在其首份外交政策演说中指出,真正的伙伴关系不仅需要美国承担责任,也意味着共担重担,各尽其责,美国将让这种伙伴关系适应当今及未来的挑战

实际上,借力盟友伙伴,共推“价值观外交”,已成为本届美国政府的一项外交政策重点。

拜登上任不足50天,美国便先后组局美日澳印四边外长和首脑视频连线,反复强调要基于民主价值观,共同维护基于规则、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秩序,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意识形态先导的外交风格。

首次“四边”在线峰会之后不到一周时间,美国高官便出访日、韩、印,其为峰会成果“添砖加瓦”的意图十分明显。

强化军事合作

美国高官亚洲之行的另一看点,是奥斯汀造访日本、韩国、印度时相继达成的安全合作共识。

在日本,两国防长商定将深化防卫合作,实现宇宙、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全覆盖”,尽早完成冲绳基地机场迁移,并在暂行现有标准基础上,继续谈判驻日美军费用分摊问题。

在韩国,美韩确认小幅上调驻韩美军“保护费”,暂缓推进移交战时指挥权,韩国亦有望为其新造航母项目买入更多美国军备。

在印度,两国防长敲定,强化两军在情报、先进技术与后勤领域的合作。会谈期间,美军宣布,近期将在喜马拉雅山附近举行美印陆军联合演习。此外,4月上旬,美日澳印还将拉上法国,首次共同举行海上联合军演。

军事存在是美国介入所谓“印太”事务的重要依托。去年底,美国国会通过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授权启动太平洋威慑计划

为落实这一计划,美军印太司令部要求在未来五年投入约270亿美元,重构地区反导防空系统、情报共享系统、后勤补给系统,甚至建立陆基中程导弹网络,这些都离不开地区盟友伙伴对美国的通力支持。

近年来,美国更加重视与盟友之间的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共同行动能力,以灵活机动弥补自身相对力量优势的下降,这与日、韩、印增加自主军事能力的动向恰好吻合,也使这些地区盟友日益成为美国军备的重要买家。

维护地区霸权

尽管美方官员在日、韩、印都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款待,但这次亚洲行却难言成功。

三国之中,只有日本基本照单全收了美国有关所谓“印太”的政策宣示,以换取菅义伟成为“拜登上台后首位访美的外国元首”,其余两国均对同美合作有所保留。

那么,美国整合盟友的努力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首先,韩、印均不愿被美“印太战略”简单绑定,限制其外交自主性与自由度。

美国有意拉拢韩国参与“四边+”,将美韩同盟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半岛事务之外,但韩国对此态度谨慎,仅愿在其新南方政策框架下与美就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开展合作

奥斯汀将美印关系称为“印太地区的堡垒”,但印度方面却更加关注两国的双边军事合作,亦未因美国的制裁威胁而放弃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

其次,在具体安全问题上,地区国家与美亦有分歧。

例如,就解决朝核问题的最终目标而言,美国要求实现“朝鲜无核化”,而韩国要求“朝鲜半岛无核化”,两国就是否承诺不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尚未达成一致。此外,美日之间就是否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基地一事,也远未形成共识。

最后,日韩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也限制了美国将美日、美韩两组同盟整合为三边安全合作的进程。

尽管美日“2+2”共同声明中提及美日韩三边合作的重要性,文在寅也对布林肯和奥斯汀表示要继续努力恢复日韩双边关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韩关系真正转暖尚待时日。

面对新的世界和地区形势,美国有意为维护地区霸权而发起“众筹”。但在此之前,“美国能带来什么” 或许才是这些亚洲国家更加关心的问题。

(孙文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文载工人日报3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