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一个人而言,70岁系古稀之年。70岁的人通常如沉香一般沉静内敛,行为活动更趋自然合理,即便随心所欲也都顺乎礼数。跟人一样,70岁的中印关系也应步入成熟宁静、章法有度、行稳致远的新境界。
2020年是中国与印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70周年。七十年来,中印关系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诚如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科温德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时所说,七十年间中印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努力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在重大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不断增强。
当前,中印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两国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均显著拓展,与70年前相比已绝不可同日而语。中印已分别成长为世界第二和第五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占亚洲的二分之一、世界经济的五分之一,成为拉动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两国综合国力同步提升,对全球及地区战略局势的影响力迅速攀升,中印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意义。中印关系总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经贸、投资、人文领域合作迅速扩大,成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双方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也保持良好的协调和配合。
回顾建交70年来中印关系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印是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双边关系正日益走向成熟,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诚如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信中所指,“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中印关系内涵已大为拓展,日趋多样化和多面向”。
未来,重温70年前两国建交初心,发扬睦邻友好、团结合作精神,对维护两国关系尤为重要。 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2018年4月武汉非正式会晤、2019年10月金奈非正式会晤后,中印关系步入新时代。两国领导人亲自擘画,从历史角度审视、从战略高度引领、从现实层面规划中印关系的长期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印管控分歧、聚同化异能力明显上升, 两国关系呈现新变化和新特点,迈向成熟稳定新阶段。在两轮非正式对话中,中印在两国关系性质上的共识日益增多,即双方应着力“聚同化异、聚焦合作”,保持互不为敌的战略取向,避免两败俱伤的相互消耗,共同确保两国关系在“相向而行、总体上行”的轨道上健康稳定运行。
未来,两国需要明确共同的战略互信基础。两国均应认识到,中印互为重要邻国,也是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个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中印两国要坚持双方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的基本判断,印方应能够正确、理性看待中国发展。两国要向世界表明,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是中印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未来,两国应继续推进在贸易、投资、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夯实双边关系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中印国情相近,都处在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开展互利合作为两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印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将近100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医药、信息技术、互联互通、环境保护、扶贫减贫、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印度约有1000 家中国企业,累计投资近80 亿美元。而印度企业也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对华累计投资近10 亿美元。中印之间现有近40 个对话机制来讨论双边、区域和全球关切的各种议题,这充分反映出双边关系的深度和成熟度。在金奈非正式会晤中,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一致决定设立“中印高级别经贸对话机制”,以加强经济发展战略对接,探讨建立制造业伙伴关系,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可持续增长,鼓励双方在具有潜力的领域相互投资。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印迄今已建立了14 对友省友城,两国人员往来已突破每年百万人次,人文领域互动已经成为培养两国民众彼此好感、夯实两国民意基础的重要手段,成为未来中印关系的新增长点。
未来,两国应谨慎地处理包括边界争端在内的敏感问题,谨防这些问题阻碍甚至绑架两国关系的新发展。中印关系中存在边界、涉藏等历史遗留问题,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也对中印关系带来复杂影响。双方须通过对话协商,扩大合作面、抑制消极面,跳出起伏怪圈,主动塑造双边关系,善用现有管控机制,寻求建设性解决边界问题的办法。两国应建立覆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广泛的互动网络,两国军方和战略研究界需保持高质量的定期对话,减少战略误判,增进战略互信。两国学界、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应加力交流,在两国之间牵线搭桥,增信释疑。正如莫迪总理所言,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个精神”。只要双方深入开展战略沟通,及时消除战略疑虑,有力管控边界等棘手问题,中印合作的战略价值就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未来,两国应加强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多边机制与多边主义规则正遭遇前所未有冲击。过去十多年,国际社会未能解决导致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结构性矛盾,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近年来,那些曾致力于全球治理的多边机制,如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甚至联合国等,在应对全球挑战、推进全球治理等方面愈显力不从心,而曾亲手打造并主导这套多边机制及规则的西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倾向。中印均为人口基数庞大、经济体量巨大、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国家,两国关系对全球治理的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世界大变局,中印双方逐渐在全球治理议题上加强“对表”,在推动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存在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在重大地区及国际问题上立场相近。两国都愿意运用东方智慧,引领全球治理走出当前低效甚至失序的局面。比如,在金奈会晤中,中印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印等多边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合作打造更加畅通的地区互联互通网络,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续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国际社会增添确定性和正能量。
放眼全球,中印作为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新兴国家,都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及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注入强大动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双方应按照“增进互信,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共谋发展”的方向,走出一条相邻新兴大国友好相处之道,携手实现龙象共舞,在下一个70年再创辉煌。
(蓝建学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