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徐步院长接受韩国《成均中国观察》杂志专访

| 作者: | 时间: 2021-04-26 | 责编:
字号:

  

  韩国成均中国研究所最新一期《成均中国观察》杂志(中韩文版同时发行)刊登该所李熙玉所长对徐步院长专访。全文如下。
  
  李熙玉所长(以下简称“李”):您是曾担任过中国驻东盟大使、驻智利大使等要职的资深外交官,也是精通国际问题的学者。在您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以后,外界有着与众不同的期待。贵院是主要对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的高端智库,对中国外交有重要影响力。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并谈一下您的工作理念。
  徐步院长(以下简称“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是中国外交部直属研究机构,成立于1956年,现有近200名在编研究及工作人员。中国国际研究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目前下设美国研究所、亚太研究所、欧洲研究所、发展中国家研究所、欧亚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等。2019年12月26日,外交部依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旨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及其重大影响。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进入了新时代。这为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提供了宽广舞台,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大使转变成为国家高端智库的院长,既是角色的转换,更是新的责任和要求。我们将紧盯国际形势动向,加强外交政策研究,扩大国际交流,致力于提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李:自您去年担任院长以来,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仍举办了多次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推动贵院与海内外学界的沟通,请您介绍一下贵院目前举办的国内、国际会议所涵盖主题主要有哪些?
  徐: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社会面对面交往按下了“暂停键”,但智库对外交流没有停步。我们借助新技术新媒介,努力排除疫情干扰。自我去年10月担任院长以来,国研院发起或参与线上线下各类活动逾50场。这些活动涵盖疫情背景下国际形势变化的许多方面,包括防控疫情、经济发展、区域合作、政治形势及安全挑战等。
  
  李:近期贵院出版了《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引发媒体和学界的关注,本次蓝皮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徐:《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年度出版物。我们集中全院50多位骨干研究力量,努力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全面、准确地进行分析解读。全书共约40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既包括大国国情,也包括地区形势;既涵盖经济问题,也涵盖全球治理及热点问题。下篇专门论述中国外交政策及中国与各方关系。经过国研院同事们十多年的努力,《蓝皮书》已经成为各界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关系的权威著作。
  

  

  
  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部分国家对中国崛起表现出过度担忧,甚至有评价称中国外交为“战狼外交”。那您认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目标是什么?
  徐: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激荡中,国际形势进入了动荡变革期。疫情蔓延、经济衰退、治理困境是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突出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成为阻挠国际合作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这场疫情也使各国人民对休戚与共、同舟共济的认知更为深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成为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与各国开展友好往来。但一些国家及反华势力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竭力破坏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面对恶意攻击及无底线挑衅,我们除了强硬反击,没有别的选择。这犹如当你面对一条恶狼,你必须无所畏惧,坚决抗争。任何怯懦,只会让它更加凶残。一句话,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李:中美两国竞争日趋激烈,从贸易争端扩展到尖端科技竞争、话语权竞争、制度竞争等各个领域。拜登政府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中,明确将中国定位在“唯一有综合实力、挑战美国所建立的国际体制”竞争者。对此,中国国内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徐: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比如针对病毒疫情、经济衰退、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这些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中美两国必须展现团结、责任和勇气,这是国际社会的期盼,也是大国应有的担当。
  今年2月11日,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进行了首次通话。在这次通话中,习近平主席阐明了中方愿本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精神,与美方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原则立场。两国元首长时间深入交换意见,一致认为中美要增进相互了解,避免误解误判;要彼此坦诚相待,不搞冲突对抗;要畅通沟通渠道,推进交流合作。3月18日至19日,中美两国在美国安克雷奇举行高层战略对话,双方进行了非常坦诚、深入的沟通。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方大肆推行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政策,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这种局面损害了两国人民利益,损害了世界稳定与发展,不应再继续下去了。美国一些人企图通过极限打压手段干扰、破坏中国的发展,这是幻想。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任何人的思维都不应停留在20世纪甚至是19世纪。美国一些人在当今世界仍然痴迷于霸权主义,这十分可悲。搞新冷战不符合时代潮流,注定要失败。
  
  李: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表示,美国和中国正处在“冷战的山脚下”。他警告称,如果任凭局势发展,这场冲突可能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您认为中美两国是否有重回冷战的可能性?
  徐:50年前,基辛格博士破冰访华,中美领导人以非凡政治魄力共同打开关闭几十年的交往大门。50年后的今天,中美两国更应本着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加强对话,凝聚共识,深化合作。
  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互为人员交流重要往访国,互为投资合作重要目的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两国一定要加强相互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推进合作,避免进行对抗。中美有过对抗的年代,这段历史应该成为今天的镜鉴。事实证明,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唯一出路。美国应改变零和博弈思维,放弃“长臂管辖”的错误做法,停止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干扰中美两国正常贸易往来。中美双方应全面正确贯彻两国领导人共识,使两国关系重新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
  
  李:中美关系交恶情况很难持续下去,因此两国合作的可能性也被提及。中国曾多次表示,中美关系的关键在于“合作”。从目前来看,前景并不乐观。您认为今后中美关系能否达成新的妥协?如果美国和中国实现妥协或合作,那可能会在哪些方面?
  徐:中国一直以来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我们反对由某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制定国际规则,并以此构建国际秩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为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不懈努力。
  以人权问题为例,美国是十分虚伪的。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及叙利亚等国多次发起军事行动,许多平民无辜死于战火。然而,美国采取的军事行动没有国际法依据,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更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许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美国对这些国家的人民讲人权了吗?根本没有。美国为转移国内政治矛盾、掩盖治理失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许多地区的动荡不安。
  美国国内的人权问题也很严重,种族歧视、宗教矛盾及社会暴力等问题突出,与其自我标榜的“灯塔”形象相去甚远。美国应当做的是正视自身的问题,改变自己的形象,管好自己的事。美国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公认的国际价值,美国的规则也并不是通行世界的规则,美国的民主更不是唯一模式的民主,这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美国长期以来习惯于在世界上到处干涉别国内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国家。台湾、香港、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有灿烂的文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国与国之间的对话基础都应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我们指手画脚,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李:您认为六方会谈机制是否仍然有效?目前,韩国国内出现了应举行四方会谈,讨论实质性解决朝核问题的观点。您曾担任中国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副代表,在处理朝核问题上有着丰富经验。您如何看待此种观点?将中美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分开处理方案是否现实可行?
  徐:六方会谈机制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半岛无核化进程作出了切实努力。随着形势发展,相信人们会进一步认识到“9•19共同声明”的重要意义。
  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无核化符合本地区相关国家的利益。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对话协商解决半岛问题的方向不动摇,坚持通过分阶段、同步走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目标不动摇,坚持防止半岛生战生乱的决心不动摇。中方愿同包括韩方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并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2020年11月15日该协定正式签署,韩、中、日三国均参与其中,这一协定本身体现了开放的地区主义理念,您认为RCEP签署的意义何在?
  徐: 实践反复证明,单边主义应付不了全球性挑战。唯有加强多边团结协作与对话协商,才是克服疫情冲击、提振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的正道。我们应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改革完善。RCEP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复杂、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有力促进区域内商品、技术、服务、人员、资本流动,提升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中韩两国应该着眼共同利益和地区长远发展,在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基础上,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并助推最终建成亚太自贸区。
  
  李:中国虽表明加入CPTPP的意愿,但这并非易事。尽管如此,中国仍提出这个建议的意义是什么?
  徐: 中国是始终倡导和践行合作共赢的国家。合作共赢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原则。我们坚持正确义利观,真心诚意帮助发展中国家,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世界经济衰退逆风中,中国连续三年主动举办进口博览会,让各国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当前,中国正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加紧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大市场空间,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历来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支持者,也是亚太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参与方。中国表示愿意加入CPTPP,向国际社会表明了非常清晰的态度,即对于不同的自贸安排,只要顺应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符合透明、开放、包容原则,有利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方都持积极和开放态度。
  
  李:明年是韩中建交30周年,两国决定成立“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您如何评价接近“而立之年”的韩中关系?
  徐: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合作水平前所未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两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展示了相互关系的良好基础。习近平主席同文在寅总统多次通话,就加强抗疫合作、深化双边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韩两国率先成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率先开通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率先开展复工复产合作,生动诠释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抗疫合作树立成功典范,也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中韩还共同支持世卫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中日韩、东盟与中日韩(10+3)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和协调,不断推进双边和多边抗疫合作。
  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访韩,同韩国国家安保室长徐薰举行磋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同年11月底访韩,两国外长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商定成立“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我认为到了“而立之年”的中韩关系,应当追求更为成熟、更有韧性、更高水平的合作关系。相信成立“中韩关系发展委员会”将有助于双方共谋两国关系长远发展蓝图,为新时代中韩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韩中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新冠疫情有所好转,韩中领导人会谈也将提上日程。您认为两国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落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徐: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韩在诸多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立场。我们不仅要持续提升双边关系,携手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也要为亚太地区和平发展担负起应有责任。我认为,中韩应进一步凝聚共识,排除干扰,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一是保持战略沟通,提升政治互信。中韩应加强各领域、各层级战略沟通和协调,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走深走实,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加强对话协调,实现半岛和平。我们应致力于恢复双多边对话,共同推动关于半岛问题的和平解决进程。三是深化经贸对接,着眼长远发展。我们应以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深化两国利益融合。四是捍卫自由贸易,支持多边主义。我们要支持基于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原则上的多边主义,反对搞排他性、搞“小圈子”的“伪多边主义”。
  中韩毗邻而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智库应进一步深化交流,真实、全面、客观认识对方国家。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为世界注入发展动力,这些是客观事实。两国应通过今明两年的“中韩文化交流年”和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等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两国应以分别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2024年冬青奥会为契机,加强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认知和友谊。
  
  李: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收我们的采访。最后,请对《成均中国观察》的读者说几句话。
  徐:2012年,成均中国研究所成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成均中国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韩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研究机构。我对成均中国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增进中韩智库、学者及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所作贡献十分钦佩。《成均中国观察》在两国学界享有盛誉,希望读者朋友们透过这扇窗口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中韩关系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