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印度对待北约的态度较为谨慎

| 作者: 蓝建学 林铎 | 时间: 2022-07-14 | 责编:
字号:

  2022年6月北约峰会在西班牙马德里落幕。此次峰会提出了该组织历史上第四个“战略概念”即《北约2022战略概念》,将矛头指向俄罗斯,首次提及中国便将中国界定为“系统性挑战”,向瑞典、芬兰、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敞开扩容大门,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非北约成员国与会,高调宣称加大介入亚太事务力度,并出台一系列穷兵黩武政策。马德里峰会堪称冷战后北约向外扩张、加紧扩员进程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印度对北约马德里峰会的反应微妙。其实,自从去年以来,印度舆论就开始讨论印度与北约互动问题。2021年 3月《印度斯坦时报》曾发表一篇题为《北约:印度的下一个地缘政治目的地》的文章称,“印度人不应天真认为真正不结盟道路仍然可行。”作为美国“印太战略”围堵遏制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印度对自己被“遗漏”在北约峰会之外略感不满,觉得这是美欧国家对印度的刻意区别对待,是美国对印反俄立场不坚定、反华姿态不果断、亲美立场不彻底的“变相惩罚”。
  近年来,美国依据印度在其“印太战略”框架下的配合程度来评估印度对美国的价值和美印关系水平。其实,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已经大幅调整其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路线,采取了一系列亲美政策举措。印度从军售防卫、“印太战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经贸投资等方面加速向美靠拢。过去十年间,美印先后签署了《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等三大基础性安全协定,印度客观上已沦为美国准军事盟友。但是,即使印方竭力向美国靠拢,对美国表示忠诚,美国内心仍然不愿真正接受印度,总觉得印度还不够“听话”,还不够与美国一条心。因此,拜登政府在“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外另起炉灶,搞了一个“盎格鲁-撒克逊”种族、宗教色彩异常浓重的美英澳“奥库斯联盟”,凸显美国对印度的战略狐疑。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轮番施压印度,企图迫使印对俄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放弃“印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彭博新闻社更是直白评论称,美国不该对印度抱有幻想,期待印度政界精英放弃他们多年来小心翼翼守护的战略自主权。美国及其北约盟友没有邀请印度参与此次北约峰会,背后主要是美国对印度拒绝谴责和制裁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不满。
  目前,印度缺乏加入北约的现实条件和动机,但必要时可能与北约搞机会主义合作。印度公众对北约性质的讨论非常分化。印度战略研究界对印度与北约合作持谨慎态度,但不排除“有限合作”可能性。个别印媒体主张,随着北约转进亚太步伐加快,印度不应排除与北约进行对话、开展基于议题的“菜单式合作”的可能性。一些印度专家声称,印度和北约可以通过定期对话机制探讨共同合作立场,就反恐和地缘政治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还有人宣称,印度可与北约共同建立所谓的“印太海上安全联盟”。
  未来,印度与北约合作的水平和程度取决于印度对外政策如何演变,取决于印度如何评估其战略自主取向。在可见未来,印度与北约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仍将较为有限,印对俄态度、印对华政策均使其在与北约合作问题上有所顾忌。此外,北约成立以来发动或卷入一系列地区冲突和战争,北约没能管理好与俄关系并在欧洲助燃战火,印度对美国长期以来保持的战略疑虑等因素,也会牵制印与北约合作。
  总体上看,印度外交战略的主流仍将是在东西方之间游走谋利、两头通吃,在战略自主的框架内,实现印度有声有色的大国梦,不愿充当美西方的小伙伴,更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而承受自身战略环境显著恶化的代价。
  (作者蓝建学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林铎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学者。原文英文版刊载于《环球时报》英文版,202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