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乌克兰政局突变原因及影响

| 作者: 赵鸣文 | 时间: 2014-03-26 | 责编:
字号:

  〔提 要〕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政府突然宣布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引发持续数月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在欧美推波助澜下,这场抗议示威活动最终演变成反对派“夺权改制”的二次“颜色革命”。乌克兰这场政局突变中没有赢家,俄罗斯、欧美以及乌克兰都为此付出并将继续付出沉重代价。西方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乌克兰也面临经济崩溃和国家分裂的危险。
  〔关键词〕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俄美关系、俄欧关系
  〔作者简介〕赵鸣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51.132
  
  乌克兰是欧亚大棋局地缘政治支点国家之一。俄罗斯视其为与欧美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地带以及重振大国地位的关键。欧美则将乌克兰作为围堵俄罗斯包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冷战后乌克兰始终是西方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博弈的重点国家之一,乌克兰一直游走于东西方之间,在欧美与俄罗斯激烈争夺夹缝中生存。这种地缘政治上博弈作用于乌克兰国内政治,在经济、社会、民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催生了乌政局的突变。
  一、亚努科维奇“外交急转弯”引发政局突变
  独立以来,乌克兰一直致力于融入欧洲一体化,与俄罗斯若即若离,对独联体一体化兴趣不大。通过“橙色革命”上台的尤先科总统执政期间,乌克兰更是全面推行西倾政策。2010年2月,亚努科维奇出任总统后,从本国国情出发,在恢复和发展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同时,并没有彻底放弃融入欧洲的方针,始终坚持东西方平衡的对外政策,并在2012年3月成功草签欧盟联系国协定。然而,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当局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相关工作,转向与俄罗斯积极对话。此举引起国内反对派和大批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民众的不满,引发了持续数月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
  2014年1月31日,乌克兰当局颁布“大赦令”,释放了此前逮捕的大批示威者,并同意与反对派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危机。然而,在乌克兰激进分子的煽动和欧美怂恿下,反对派中拒绝与当局对话的声音占据上风,抗议示威活动规模不断扩大。2月18日,在乌克兰当局采取清场行动时,反对派组织抗议群众与防暴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在欧美斡旋下,2月21日,亚努科维奇再次妥协,与反对派领导人签署和解协议,同意提前举行总统大选,回归2004年的宪法,赋予议会和总理更大权力,以期结束长达数月的政治危机。
  然而,乌克兰激进反对派并不满足于“和解协议”结果。2月22日,季莫申科的盟友、乌克兰反对派祖国党领导人图尔奇诺夫在接替因“健康”原因辞职的雷巴克议长出任新议长后,乌克兰议会当天高票通过解除亚努科维奇职务、提前总统大选、恢复2004年宪法和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等决定。获释的季莫申科随即赶往“独立”广场呼吁示威民众不达预期目标绝不撤离现场,导致局势更加复杂。次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由新议长暂时履行总统职务的决定,乌克兰军方也开始公开表示保持“中立”,声称“不会卷入任何政治冲突”;[1] 部分警察站到示威者一边;亚努科维奇领导的执政党——地区党也开始分裂,公开声明与亚努科维奇划清界限,议会中40余名地区党议员宣布退出该党。24日,乌克兰代理内务部长阿瓦科夫宣称,亚努科维奇已被警方通缉。在此背景下,尽管亚努科维奇强调他“是合法选出的总统”,“不会离开这个国家去任何地方,也不打算辞职”,[2]但迫于形势,最终辗转前往俄罗斯“避难”。
  可以说,亚努科维奇政府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是乌克兰政局突变的导火索,而这一标志性的“外交急转弯”虽然有亚努科维奇借机抬高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要价”、促欧盟放弃要求乌克兰当局释放季莫申科以及援助贷款附加苛刻条件的考量,但经济原因无疑是最主要的。
  直到2013年底,乌克兰依然没有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当年的GDP增长不到1%,大大低于此前政府制定的4.5%的增长目标。2014年,乌克兰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偿还37亿美元债务,并支付俄罗斯170亿美元的天然气费用。此外,乌克兰还面临600亿欧元主权债务违约的“高风险”。[3] 标普预测乌克兰国债可能很快增至GDP的40%,遂将其主权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C+,后又降至CCC。即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乌克兰2014年的经济增长也不会超过1.5%,这使乌克兰当局再度面临财政入不敷出的窘境,不得不寻求外援。
  但是,欧盟却难解乌克兰经济和财政困境。欧盟既无力扩大对乌投资,也难以抽出额外资金填补乌财政上的巨大缺口,因此主要依靠国际金融组织向乌克兰提供援助。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称乌克兰只有达到其要求,即按照西方标准继续私有化、加快政府改革、放松市场管制、实行自由贸易、提高国内天然气价格等一系列条件,才会向其提供贷款。即使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也难以解决其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财政困难。在此情况下,乌克兰只能转向俄罗斯。
  以俄罗斯为首的关税同盟成员国一直是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作为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每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占乌克兰年粮食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自2010年1月关税同盟正式成立以来,受商品配额、税收、质检等政策影响,乌克兰对独联体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往来大大萎缩。2012年,乌克兰与关税同盟国家进出口货物总值同比下降4.7%;2013年初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贸易额继续大幅下滑,与关税同盟进出口货物总值持续下降,外汇收入锐减。为此,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表示,乌克兰已经无法承受这一沉重打击。乌克兰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可以减轻一个时期以来被关税同盟边缘化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在乌俄国家间委员会会议期间,亚努科维奇政府与俄罗斯签署的一揽子合作协议有助于缓解乌克兰的经济和债务危机,其中仅俄方对其出口天然气价格下调一项,就可为乌克兰每年节省70亿美元,而6年里节省的款项就远远超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7年里向乌提供的附带条件的贷款总额。
  俄罗斯软硬兼施拉乌克兰转向。正值亚努科维奇在是否正式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还是争取与关税同盟建立“3+1”合作机制,抑或只作为其观察员问题上左右为难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断提醒亚努科维奇,倘若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俄罗斯的国门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其敞开”。两国的航天航空和军事合作等都将会中断,尤其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将改变当前的付款方式,需要“先付款,后供应”。如果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这些情况则不会发生,俄罗斯还会斥巨资购买乌克兰发行的国家债券,解其财政燃眉之急。在此情形下,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恢复对俄罗斯的积极对话,进而扩大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关税同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成为了乌克兰政府的唯一选项。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部长斯列普涅夫随即宣布,2014年关税同盟将取消对乌克兰货物进出口的技术壁垒,实行双方货物进出口无须检查、许可证和其他文件自由放行的政策。
  2013年12月17日,普京在第六次俄乌国家间委员会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从2014年至2019年将此前出售给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400美元降至268.5美元。为支持乌克兰财政预算,俄罗斯政府还决定从国家福利基金中拿出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发行的欧元债券。亚努克维奇总统对此表示,乌俄国家间委员会会议是务实且富有建设性的,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旨在恢复彼此原有的经贸往来、强化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说明乌俄关系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前景。在乌克兰反对派鼓动抗议示威群众向乌克兰政府加大攻势的关键时刻,普京许诺向其紧急提供20亿美元经济援助,以缓解乌克兰经济,平息反对派和民众对乌克兰政府的不满。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对此坦言,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支持,乌克兰将面临国家破产和社会崩溃的危险。
  二、促成乌克兰政局突变的主要因素
  乌克兰这场由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引发的反对派和部分民众抗议示威活动,最终演变成反对派“夺权改制”二次“颜色革命”。其原因除亚努科维奇本人及政府对事态发展的严峻性估计不足、掌控局势能力不够外,其执政根基脆弱、欧美支持和纵容反对派逼宫则是其重要的因素。
  促使乌克兰“脱俄入欧”是冷战后欧美的既定战略,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作了大量“功课”,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接受西方援助最多的国家。2012年乌克兰草签欧盟联系国协定后,欧盟本以为乌克兰会顺利签署这份对乌克兰加入欧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然而,亚努科维奇政府在关键时刻的“外交急转弯”,使欧美在与俄罗斯对乌克兰长期争夺战中付出的努力化为泡影,遂加大对亚努科维奇的政治打压和经济诱拉力度,试图使其回心转意,重回欧洲一体化轨道。
  为支持乌克兰反政府势力的抗议示威行动,欧美高官不断前往乌克兰“助战”。时任德国外长吉多·韦斯特韦勒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凯瑟琳·阿什顿等政要频频在基辅集会现场亮相;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会见乌克兰反对派领袖;美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则向乌克兰反对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甚至在美国驻乌大使陪同下,亲自前往抗议集会现场分发食品。美国还对有亲属在西方定居的乌克兰寡头采取有针对性的签证和金融手段,迫其远离亚努科维奇。
  在乌克兰当局对反政府示威现场实施清场行动后,欧美加大了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的压力。美国率先对涉嫌在清场行动中“过度使用暴力”的乌克兰官员实施禁签证制裁;奥巴马指责说,基辅的暴力活动应归咎于亚努科维奇和乌克兰政府。[4] 欧盟召开紧急会议严厉指责乌克兰当局,声称要“对过度使用武力和加剧暴力的责任人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对乌克兰领导人施以旅行禁令、冻结资产。同时,欧盟也辅以经援诱饵进行拉拢,表示只要乌克兰继续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并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的条件,乌克兰在未来7年里即可获得来自欧盟的15亿欧元援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75亿欧元贷款。基于乌克兰财政和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实际情况,欧盟还宣称可以考虑有条件地向乌克兰先期提供6.1亿欧元援助。
  亚努科维奇是乌克兰私有化改革最大受益者之一。在“弃商从政”生涯中,尤其是2010年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后,亚努科维奇打造寡头利益集团、控制乌克兰安全部队、收敛巨额财富。这在乌克兰国家经济衰退之时,愈加引起民众特别是反对派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强烈不满。乌克兰当局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给反对派和其他利益集团提供了向其发难的绝好机会。
  昔日辅佐和维系亚努科维奇维系政权的利益集团和寡头在紧要关头背信弃义,则是政局发生逆转的直接原因。常年与欧洲从事商业往来的大商人维克多·平丘克一直与亚努科维奇不睦,由于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可减免其进出口欧盟商品的关税,因而从最开始就积极支持反对派,并在其控制的媒体抨击亚努科维奇;深受关税同盟壁垒冲击的乌克兰巧克力大王佩特罗·波洛申科,更是公开支持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并积极为发展欧盟关系奔走呼号;长期辅佐和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乌克兰首富艾哈迈托夫和传媒大亨菲尔塔什预感亚努科维奇大势已去,也开始各奔前程,其名下的传媒转而为反对派夺权鸣锣开道,菲尔塔什还在反对派逼宫最关键时刻唆使其幕僚长里奥沃奇金辞职投奔达沃斯,使亚努科维奇遭受沉重打击;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数十名议员纷纷退党,该党随后全面倒戈,宣布将亚努科维奇除名并与其划清界限后,使此前议会中维系亚努科维奇政权的有利阵容全面崩溃,导致支撑亚努科维奇政权的最后一块基石彻底塌陷。
  三、乌克兰政局突变的影响
  虽然乌克兰政局突变的硝烟逐渐散去,但欧美与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国内各政治力量围绕该国未来走向的角力远未结束,反而更趋激烈。
  (一)欧美与俄罗斯争夺乌克兰的角力更趋激烈和表面化
  乌克兰是3个主要斯拉夫国家之一,也是普京重构欧亚斯拉夫核心、推动独联体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从地缘战略角度讲,失去乌克兰,俄罗斯就失去了抵御北约战略进逼的缓冲地带。而对欧美来说,阻止乌克兰同俄罗斯恢复传统关系,也是其弱俄遏俄的既定战略。为此,尽管欧美和俄罗斯在这场争夺乌克兰角逐中“攻防”态势不断转换,但双方都不会轻易言败,对乌克兰未来局势主导权的争夺战已经开启。
  俄罗斯“指责欧盟通过暴民暴乱煽动政变”,[5] 谴责美国制造了这场动乱并对“主权国家指手画脚”,试图把西方发展模式强加给乌克兰。[6]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的通话中表示,“俄罗斯总统呼吁美国领导人采取一切努力,制止极端分子的违法行径,使乌克兰局势回到宪法轨道”。克里表示“将敦促乌克兰各方执行2月21日达成的协议,并承诺会紧急采取一切手段向反对派施压”。[7] 但美国表示对季莫申科获释表示欢迎,宣称这个冲突不断的国家人民“必须决定他们自己的未来”,[8]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2月25日,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不想干涉乌克兰内政,但也呼吁其他国家持有这样的立场,强制让乌克兰作出“要么与我们为伍,要么反对我们”的选择是极其危险的。但话音未落,俄罗斯以担心乌克兰局势动荡可能导致其食品安全检控标准下降为由,宣称俄罗斯及关税同盟国家可能要暂时限制乌克兰的高风险食品进口,抑或“更进一步说,如果他们(乌克兰)更换了领导层,那么过去几年建立的业务合作将受到影响”。[9] 直到亚努科维奇逃往俄罗斯后,莫斯科仍不承认乌克兰临时政府。3月4日,普京对外表示,“亚努科维奇依然是乌克兰的唯一合法总统”。[10]
  尽管美国一再警告俄罗斯不要出兵乌克兰,俄联邦委员会还是在3月1日通过并批准了总统可在乌克兰境内动用俄罗斯武装力量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普京借军演向乌克兰东部地区调动了部分军事力量。俄罗斯总统秘书德米特里·别斯科夫对此解释说,普京被赋予了可以采取所有解决目前局势的必要手段,国家元首采取什么措施主要取决于形势的发展。[11]
  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的“反应”极为不满。北约秘书长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声称,乌克兰是我们的邻居和宝贵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已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实际上是在威胁乌克兰的主权,也威胁到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俄罗斯应该停止其军事行动和威胁。3月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乌克兰期间表示,美国将全力支持乌克兰临时政府,并向其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同时,美国第六舰队的两艘战舰已开进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对面。然而,普京在应邀与奥巴马的电话中却继续强调,如果暴力在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继续蔓延,俄罗斯有权保护自己在那里的利益和讲俄语的民众。[12] 针对西方7国威胁联合抵制将于2014年6月在索契举行的G8峰会,普京坚称,“我们将继续筹备八国集团峰会,并迎接我们同事的到来。如果他们不想来,那就别来”。[13] 显然,乌克兰这场政治危机已使欧美与俄罗斯关系剑拔弩张,再次跌入谷底。
  (二)乌克兰各政治力量及东部和西部地区矛盾进一步激化
  乌克兰政治危机使其国内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并衍生了新的潜在隐患。
  其一,反对派在权力再分配中矛盾将逐步显现。前执政党——地区党虽被反对派组阁排除在外,但不会善罢甘休。2月27日,被该党除名的亚努科维奇在俄罗斯表示,他“依然是乌克兰公民在自由表达意愿基础上选出的合法总统,议会作出的有关决定不合法”,他将继续为乌克兰的未来“作斗争”。为“避免来自极端分子的威胁”,他“不得不请求俄罗斯联邦政府保障其安全”,而俄罗斯联邦已经承诺接受并保障亚努科维奇在俄罗斯的安全。第三大政党改革民族联盟领袖克利奇科及其团队亦“无缘”新政府,激进的极右翼“自由党”领导人佳格尼博科不愿与其他反对派在新政府共事,反对派之间的嫌隙难以弥合。5月乌克兰总统大选在即,但迄今尚未浮现可使各政治力量、东部和西部地区民众都能接受的领军人物。
  其二,东部和西部地区间固有矛盾进一步激化。此次乌克兰“街头革命”的直接导火索虽是其暂停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但深层次原因是乌克兰国内各政治力量以及民众在外交取向上是向“东”还是朝“西”的严重对立。由于人口、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因素,乌克兰约三分之一毗邻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居民希望发展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而西部地区则更多地受欧洲思想影响,倾向于融入欧洲大家庭。欧盟强拉乌克兰“脱俄入欧”,加剧了乌克兰国内东西部地区的原有矛盾。即便未来一位“民主的”、亲欧洲的候选人或许能够赢得乌克兰总统选举,但无论哪个反对派上台掌权,也不可能短期内解决乌克兰固有的民族尖锐矛盾,难以弥合各党派在政治诉求上的严重分歧和对立。
  2月23日,在乌克兰议会作出一系列有利于反对派的决议后,南部塞瓦斯托波尔市爆发了2万余人的抗议集会,当场选出一位俄罗斯籍人士为该市市长,并提出今后拒绝向基辅纳税、警察划归市政府管辖等诉求。示威群众还打出了清一色俄罗斯国旗,高举着“普京——我们的总统”以及“俄罗斯请把我们收回去”等大幅标语。敖德萨和刻赤也爆发了类似示威活动,将悬挂在市政府大楼上的乌克兰国旗换上了俄罗斯和克里米亚旗帜,并高呼反对欧盟一体化口号。一份呼吁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兵乌克兰东部的请愿书在互联网上不到24小时内竟收集了近10万乌克兰民众签名。
  2月25日,克里米亚居民也开始在议会大楼附近举行大规模无限期抗议活动,不承认基辅冲突与骚乱后掌权的新领导,要求恢复1992年版的克里米亚宪法,给予克里米亚拥有独立对外政策的权利。2月27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举行脱离乌克兰的全民公决决议。3月1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谢尔盖·阿克谢诺夫请求普京协助确保克里米亚的和平与安宁。3月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该自治共和国将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将关于该共和国地位的全民公决从3月30日提前到16日。[14]乌克兰亲俄罗斯地区的分裂主义迹象越来越明显。
  尽管新任乌克兰议长图尔奇诺夫在致乌克兰人民书中表示,乌克兰新领导人将在真正的平等与和睦、承认和考虑其选择欧洲的前提下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而乌克兰的主要任务是回到欧洲一体化路线,回到欧洲大家庭中去。这一对外政策将难以成为乌克兰各界人士和政治力量的共同意愿和诉求,也“很难想象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提前大选的胜利者能够得到全国的承认”。[15] 从这一角度看,此次乌克兰反对派的“街头革命”不会止息,历任乌克兰政府未能解决的国家向“东”还是向“西”问题,仍将是新掌权的反对派在乌克兰国家发展道路上难以逾越的羁绊。
  (三)乌克兰政局突变没有赢家
  持续数月的社会动荡使乌克兰的金融系统濒临崩溃,财政危机雪上加霜。持续3个月的动乱后,乌克兰本币累计贬值19%。国库、养老金以及银行系统都面临极大的风险。由于资金大量外流,财政系统濒临崩溃,新政府已面临不得不削减经济投资和社会建设项目的尴尬境地,由此带来的失业率急剧上升又将引发新一轮社会动荡。
  乌克兰政局突变所带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其自身。尽管欧美力挺反对派最终夺权,从而在与俄罗斯争夺乌克兰的角力中扳回一局,但未来接受乌克兰加入“深度自由贸易区”也将使欧盟付出沉重代价,背上沉重的经济和政治包袱。
  就债务危机而言,乌克兰危机极易点燃东欧的经济大火,如果情况继续恶化,甚至可能引发大量的难民潮。[16]目前,乌克兰“债券违约溢出效应非常严重”,已经殃及到周边国家的金融稳定,东欧国家金融市场产生动摇,俄罗斯银行业的信贷业务也可能遭到冲击。俄罗斯储蓄银行和外贸银行都是乌克兰债券的主要持有者,在全球新兴市场债券基金的投资组合中,乌克兰债券占到3%。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分析师表示,在乌克兰这场危机中,“俄罗斯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数差已经大幅下滑。”[17]3月3日,俄罗斯股市暴跌,市值蒸发近600亿美元。为稳定卢布币值,俄罗斯央行已在外汇市场抛售了100亿美元。由于形势发展难以预测,俄罗斯可能面临“要么承受乌克兰债务违约带来的巨大损失,要么为支撑乌克兰经济付出日益高昂的代价”的问题。
  苏联解体以来,乌克兰历届政府始终没能摆脱西方和俄罗斯对其展开的争夺。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乌克兰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在经济和能源上又严重依赖俄罗斯,因而并不具备完全倒向欧美的条件。未来一段时间,虽然乌克兰的外交指针可能会向欧美更多地摆动,但从长远来说,乌克兰社会的“风格”不允许它单纯倒向任何一方,[18] 而只能在东西方之间游走。正如拉夫罗夫所言,纵观乌克兰独立后的发展史就会一目了然,试图一举决定该国外交倾向——向东还是向西的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完稿日期:2014年3月10日】
  【责任编辑:曹群】
  --------------------------------------------------------------------------------
  [2] [法] 法新社基辅2014年2月22日电。
  [3] [英]“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4] [英]《阿拉伯圣城报》2014年2月21日报道。
  [5] [英]“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6] [美] 丽达·吉蒂斯:“在索契的是‘新’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还是那个旧俄罗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2014年2月19日。
  [7] [俄] 俄塔社莫斯科2014年2月22日电。
  [8] [法] 法新社华盛顿2014年2月22日电。
  [9] [俄]“乌克兰的经济命脉依然在俄罗斯手中”,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014年2月24日报道。
  [10]Путин: На Украине есть только один легитимный президент – Янукович. 4 Марта 2014, http://www.rbc.ru/rbcfreenews/20140304145614.shtml.
  [11] Керри: США не хотят возвращения к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е из-за ситуации вокруг Украины. 2 марта, 2014, http://www.itar-tass.com/mezhdunarodnaya-panorama/1016059.
  [12] Керри: США не хотят возвращения к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е из-за ситуации вокруг Украины. 2 марта, 2014, http://www.itar-tass.com/mezhdunarodnaya-panorama/1016059.
  [13] Путин о "Большой восьмерке": Россия будет готова принять лидеров G8 в Сочи, если не хотят приезжать - не надо. 4 марта 2014, http://vm.ru/news/2014/03/04/putin-o-bolshoj-vosmerke-rissiya-budet-gotoya-prinyat-liderov-g8-vsoshi-esli-ne-hotyat-prizzhat-ne-nado-238049.html.
  [14] Ситуация в Крыму. Хроника событий. 6 марта 2014,http://itar-tass.com/mezhdunarodnaya-panorama/1025332.
  [15] [俄]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2014年2月21日报道。
  [16] [德]《世界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文章。
  [17] [英]“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18] [俄] 拉夫罗夫:“在欧盟和美国的理解中,乌克兰人已做到了‘自由的’选择”,《生意人报》,201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