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CIIS研究报告》第16期: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的主要挑战及前景展望

| 作者: 姜跃春、张梅、李晓玉 | 时间: 2017-05-15 | 责编:
字号:

   
  内容摘要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可以上溯至第一次科技革命,并分别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008 年经济危机后出现了五次转移的高潮。这期间其代表美国与日本对外产业转移经历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日美产业国际转移具有不同特点。首先选择的产业不同:日本式产业转移是从本国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美国式产业转移是从“比较优势产业”开始的。其次,产业转移主体不同:日本式产业转移主体,主要是中小型企业;美国式产业转移的主体一般是大型跨国公司。再次,对贸易影响不同:日本式产业转移是一种“顺贸易倾向型”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不是贸易替代关系,而是互补贸易 , 能够产生贸易创造效果;美国式产业转移是一种“逆贸易倾向型”投资,是贸易替代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通过对外产能合作引导富余和优势产业向海外有序转移,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中国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坚持义利并举、合作共赢,不仅使经济合作水平得到提升,更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活力。依托产业和资本优势,中国正在装备制造等一批重点行业,不断加快产能转移和对外产能合作的步伐,力争到 2020 年与重点国家产能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批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取得明显进展。
  近年来,中国对外产能合作从中亚、东南亚、非洲,再到拉美、欧洲,在双、多边舞台同步展开,已同 20 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的协议。发展中国家大多处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大量产品依赖进口,建设用装备需求很大,寻求与中国全方位合作的愿望非常迫切。
  “十二五”期间,中国在高铁、核电、特高压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飞速发展,加之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本优势,与发达国家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体系的需求不谋而合,为开展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发达国家推行的“再工业化”,全球将迎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为中国产业转移和对外产能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交通运输、电力、核电等许多领域,中国对外产能合作尚有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文章通过回顾与比较国际产能转移的历史与经验提出以下政策思考:
  一、了解全球产业分布,做好产能合作的整体布局。首先需要调动和组织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资源,摸清全球产能的系统布局,对其市场容量提出清晰明了的产能分布图表,并据此设计出我产能对外合作的路线图。然后要制定中长期国际产能合作规划,使之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指南针。
  二、加强可行性研究,降低产能合作的多种风险。需要加强对产能合作的对象国,尤其加强对“带”、“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科学评估相关国家投资风险,为“走出去”实施产能合作科学决策服务。
  三、加强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促进产能合作的服务体系。在“带”、“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既定方针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政府放弃过去的管理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制度创新,尽快把对外投资体制从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为主、审批为辅且落到实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的促进体制。
  四、善用外部动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重视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经验谙熟的国际公司、相关金融机构等合作,提高本土采购力度。
  五、利用舆论工具,讲好中国的“产能故事”。我应利用学术交流、民间往来、多边论坛、新闻媒体等各种机会发出中国声音,讲清中国对外产能合作的故事。
   
  报告全文